|

楼主 |
发表于 2021-12-1 13:42:02
|
显示全部楼层
熏肉大饼里面的肉和饼,谁差了都不行。熏肉过程中用到的香料种类多,综合出了独特芳香。肉质则是剔透软烂,色泽红亮,咸淡刚刚好;而饼一定得是现烙的,和面的力度、酥油的调配、火力的大小等方面都得非常用心,才能让大饼层层分明,外酥内软。
吃的时候,往大饼夹层里除了加入熏肉之外,也别忘了适当加些葱丝和面酱,会有点睛的作用。
5、鸡蛋饼。
东北人吃“鸡蛋饼”,内部放的基本都是软软的油条段。街头的鸡蛋饼小摊上使用的油条多数不是现炸的,所以口感并不酥松,却反多了种独特的嚼劲,用东北话就叫“艮啾啾儿”了,吃起来竟莫名有点儿像肉段。
制作鸡蛋饼饼皮的面糊因为相对更稀一些,所以烙出来的饼也更加柔软,如果赶上大冬天,买上一个拿在手里,会感觉像是握了一团儿软软的手绢。
刷上去的酱是咸甜口的,口味偏重一点,和当地偏好浓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也有关。再配上板筋、玉米肠等加料,沉甸甸的一个鸡蛋饼,特别能帮助人们开启一天的元气好心情。尤其在寒冷的时节,远远看见冒着白气的卖鸡蛋饼的铁皮车,内心真的立刻就会被期待填满!
6、粘火勺。
粘火勺原是满族食品,外皮以江米或大黄米、粘高粱米等带有粘性的粮食为原料制成,内部则包入红小豆馅儿煎熟而成。跟力求绵密、甜蜜的豆沙馅儿不同,小豆馅儿保留了小豆明显的原粒感,而且普遍不会追求过高的甜度,吃起来很爽口。
东北人每次做粘火勺,常常要全家齐上阵做上几百个,吃不完的就冻起来,什么时候想吃了什么时候再拿出来上锅煎即可。微煎后的粘火勺,中心部位会呈现黄澄澄的色泽,外表一层也会变得软糯中带着一丝酥脆。
如今,东北冬天赶庙会,冰天雪地中,粘火勺就是其中售卖的最具人气的吃食之一。
逛完庙会回家,要是心急等不到饭点就做好一盘粘火勺来吃,估计这份“东北特色的下午茶”直接就能把下一顿正餐的胃口给“霸占”掉了。
|
|